hyk-proxy是一个web proxy框架,支持基于Google AppEngine平台和Seattle平台,以及PHP Web空间的proxy实现。
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只介绍最简单的Google AppEngine下的搭建及客户端的配置。
准备工作
»这两天开始疯狂的搜索以前爱看的杂志的电子版,源自几天前在杂志摊上花了2元买的一本幽默大师,的确许久不买杂志看了,勾起了许多回忆。
初中和高中6年的闲暇时光,基本是靠杂志来消磨时间的,至于电脑,那是高中毕业的事了。刚上初一的时候,凭着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疯狂热爱,不断在买一种叫做当代歌坛的杂志,杂志的吉祥物是大嘴鳄鱼,感觉从纸张或是制作来说都是很不错的。
后来就顺带着买了当代体育了,当时还在看中国甲A呢,现在想想感觉当年很傻很天真。还有篮球,也是我买了两年的杂志,我正好也是从初二开始打篮球的。
»记得大学的时候,在天津洋货市场里买了CD随身听,花了近800块,对于当时做学生的我来说,绝对可以算是奢侈了。但是就凭着我对音乐的喜爱,我自认为还是值得的。而且的确,这台CD机在我的大学生活里伴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
在那之前,我一直都是买卡带的,大陆正版卖9.8元,上大学之前,家里写字台一大抽屉都是那玩意儿。到了买CD了的时候,就不像那么疯了,好像是25一张,引进版的。有的还要贵一些,比如周杰伦和S.H.E的。
当初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娱乐,听CD就理所当然成了课余的逍遣了。当然盗版CD也没少买过,便宜嘛,而且数字化的东西翻录一下好像也没什么损失的,不像卡带。都说盗版CD会磨损光头,我倒是没觉得。
至于后来在MP3和MD之间选择了MD,现在想起来就会后悔,不过也没啥,就当是玩个新鲜了吧。其中最不爽的就是我买的MD不带USB接口。。。
到了现在,网络大量无损压缩音乐流行起来,CD在我的生活中,已经完全成为历史了。 »
要说起游戏来,我个人感觉还是暴雪的网络化比较成功,从星际争霸、暗黑到现在的WOW,无一不成为经典。也许我比较片面吧,但是我认识英文要比认识日文多一些。
相比之下,欧美对于PC游戏的贡献要比日本人来的多,想想那经典的红色警戒吧,与此同时还有仙剑奇侠传的诞生,而日文游戏却想不出来一个。也许是日本人忙着电视游戏的原因,到Windows 98时代才有了一系列的PC游戏出来,有了心跳回忆等经典游戏,也有了18禁的(记得台湾有杂志专门介绍这个)。
这样一来,很多国内的游戏网站纷纷开展。新浪游戏是当时最成熟的,甚至比游侠还要好,但现在人气不如以前了。现在很多游戏站都是一个模式,单机的就提供下载和攻略,网游就提供客户端和一些资料,有个性的专题站越来越少了。我比较喜欢的是火花天龙剑和天幻网,都是专题站,这种网站真是少而精。所以说游戏站还是宁缺勿滥吧,省得争来争去的,最后谁都落不下好。 »
操作系统新一轮大战又开始了,Windows7高调发出beta版本,相对于Linux的低调,看来微软又再强调他的主导地位。的确,没有Windows已经不行了,太多的Windows程序,使得用户无法选择其他的系统。
Wine虽然诞生,但是终归不是最终解决办法,如果说Linux能够战胜Windows的话,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用户所有熟悉的Windows程序移植到Linux,虽然Linux开发者现在正在努力做,但这绝对是一个填不满的坑。
就现阶段来说,Linux的复杂性不是一般用户所能接受的,虽说Linux开发者已经很努力的做图形界面了,但是对于那些只熟悉Windows的用户来说,掌握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可能是一种煎熬。我目前碰到的情况就是我无法在升级完内核的基础上安装显卡驱动,以至于我只好将Ubuntu卸载掉,虽然试过了几次,但是毫无成效,也许许多的用户就是这样流失的。
如果你有一台很好的机器的话,还是老老实实的用Windows吧,或许你可以把Linux作为第二操作系统。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说Linux不好,而是学习Linux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也许你坚持不下来呢。 »
前阵子看到游侠在和3DM打架,说游侠属于不正当竞争,其实这事是早有了的,只不过游侠里的人不愿意说罢了,况且也不是太严重,没人愿意提起这事。现在又来修改hosts文件来屏蔽人家的网站,这就有点过火了吧。
不光是游侠,其他网站恐怕也有类似的经历,同行就是冤家,这句话还真不假,有点火药味道。现在网络都流行垄断,哪怕有一点点人群,也想办法拉到自己网站上去。前几年流行论坛的时候,很多人都停留在使用免费空间上(其实我到现在也是),这样有了一系列的介绍免费空间的论坛,像免费吧、落伍者,后来的金光论坛、新视听论坛,都是这一类。这些论坛打起来,由于都是搞网站的,他们就更注重流量了。
我其实到现在也不明白,人家那么占用网络资源,为什么还挣钱呢?只是靠广告吗?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