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转移到静态博客

每一次换博客程序的时候,都要纠结很长时间,唯独这一次感觉特别痛快,这种本地生成,然后部署到网络的方法实在是太棒了,不但告别了数据库,就是文章管理起来也比以前方便了许多,托管到git以后更是连空间都省了。

本来Typecho用起来也是很好的,但最近被静态博客吸引了,于是迁移到了Hexo,静态博客程序也有很多种了,说说迁移到Hexo的理由:

  1. node.js很接地气,跨平台很方便,比较主流,相比ruby似乎不存在中文乱码的问题。
  2. 虽然Jekyll可以直接在github中生成,但是貌似功能不多,不是我想要的。
  3. 生成文件速度较Octopress快一些,插件功能与Octopress相当。
  4. 有一些国内用户,安装使用的命令相对简单。
»

关于修改文件类型图标

一直以为在Windows 7下修改文件类型不是很方便,以前在用foobar2000注册文件类型时,就不如在Windows XP下方便,今天注册.md后缀时发现图标就是MarkdownPad的默认图标,很是难看,于是乎开始各种搜索,结果发现了FileTypesMan这款软件,非常方便,双击文件类型可以改图标,在下面的窗口里还有更多操作,可以方便的删掉不需要的。

»

Author image heartnn on #icon

折腾一下思源黑体

最早知道思源黑体就是Android Lollipop的字体还是在论坛上,是谷歌和Adobe合作开发的,网上一直说没有编译TTF的版本,提供的下载也貌似是在Windows上用的,间距很大,于是我傻傻的开始自己从源代码编译,发现有点难度。。。

后来从某个网站上下载了一个Android L的字体包,里面基本上又所有的字体,但Android L没有DroidFallback.ttf这个字体,而是分开定义的,于是自己又开始用FontCreator开始合并NotoSans,包括SC、TC、JP、KR,一切顺利,但是。。。

所有的字体显示正常,除了日文。一开始搞不明白,但是下载的那个版本里日文那个otf文件竟然只有100多KB,估计是不太正常,于是开始谷歌搜索,最后发现谷歌提供了TTF文件,各种无语。。。

翻过去下载回来的300多兆文件,包含了所有的NotoSans,其中SC就包含了所有字符,连合并都省下了,看来有时搜索不能光用百度,谷歌有时是必须的。

»